細胞小組教會(五) 張可榮牧師

感謝主,今天是恩光堂的九週年堂慶,在兩年前,神帶領教會遷到位於華明商場的新堂址,繼續以教會結連社會服務和教育中心拓展教會,並堅守恩光堂的使命「傳揚福音、建立生命、服務社群」。正值教會邁向第十年,在今年年中,教牧同工們一起尋求神的心意後,遂定意要轉化更新,讓恩光堂在發展上更抓緊神所交付給我們各人的,完成主所吩咐的大使命。因此,要使恩光堂轉化成為細胞小組教會,同時,小組必須更新成為使命小組。

細胞小組教會的重要性,就等同思考「家」,「家」 (Oikos) 這個名詞在全本聖經中出現,是指我們每個人所接觸的群體範圍。在使徒行傳16:31「當信主耶穌,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。」英文譯成「家」或「家人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

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「家」 (Oikoses) 的範圍各有不同,可以是數十人,甚至數百人,但會和這些人在一起的時間是非常有限,通常會令我們付出時間,去與他們交往的人,才算是我們的「家」(Oikos),那就是屬於我們個人群體的一部份。按調查顯示,一般基督徒的oikos平均是九個人,而其中大多數人的 oikos 裡,在過去九個月內是沒有發展任何新的關係。

既然生活是由無數的oikos關係網密結而成的,人們無可避免地生活在關係中;生活在oikos中會使人得到一份安全感,那是一種與陌生人交往所沒有的感覺。事實上,人類一直生活在「家」 (Oikoses) 的群體關係裡,而在每一個文化都有「家」的存在,總是沒有例外的。耶穌經常滲入外邦的 Oikos 群體中服事,他知道若不去到這些群體,就沒有其他途徑可以把福音傳開,因此,耶穌是花更多時間逐家逐戶去探訪。在路加福音19:2-5看見耶穌與撒該的接觸,撒該……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。又在路加福音7:36-38耶穌被邀請到一位法利賽人家中共進晚餐,當他餐桌旁歇下時,來了一位妓女,她上前把香膏倒在他的腳上……這些都是耶穌進到 Oikos 的美好例證!

初期教會都是在各家中聚集的,使徒行傳第十章記載聖靈引導彼得,從硝皮匠西門的家到哥尼流所住之處,哥尼流就在家中信了耶穌。耶穌進到Oikoses而傳福音,這就是教會在初世紀裡的事工模式。他們組織成基督群體,積極地去接觸他們 Oikoses 關係網中的未信者,並且應繼續以Oikos模式去發展,這肯定是神的計劃。

想一想,當一位擁有他完整Oikos關係網的未信者成為基督徒後,教會就是要把握機會,使其成為傳福音策略的關鍵。